学习园地

政策法规

学习园地

您所在的位置:

主页 > 学习园地 > 学习园地 >

工人日报:重庆尝试破解药品招标“怪象”

发布日期:2010-10-22 16:12 发布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价低的普通药品越招越低,价高的特殊药品越招越高


  一段时间以来,在重庆,药品招标存在这样一种“怪现象”:价低的普通药品越招越低,价高的特殊药品越招越高。比如,某制药厂的首仿药罗红霉素,中标价高达30多元。而其他厂家的罗红霉素,一般只有几元钱。通过招投标,不仅没把药品价格降低,反而将药品价格越招越高。将于6月底正式运行的重庆药品交易所,有望打破这一药品招标采购的“怪现象”。


  为何“辛辛苦苦”抬高药价


  今年5月份,重庆市组织了新一轮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由四川科伦药业股份公司生产的500ml注射剂5%葡萄糖0.9%氯化钠,每瓶市场价1.55元即可买到,而通过药品招投标程序后,该注射剂的中标价格每瓶高达4.35元。


  不仅仅是注射剂,此次由该市药品集中采购服务中心发布的市级基本药物集中采购中标价公示结果显示,招标价高于市场价或者高于区县卫生局采购价的药品占据了整个招标药品的相当大部分。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被诟病不是现在才有,它长期受到置疑。重庆黔江区卫生局于2009年10月组织了一次辖区内的药品集中询价采购,共计有2267个品规,其中采购的基本药物为647个品规。对比此次集中采购的药品中标价,黔江区卫生局发现,市级基本药物集中采购的中标价明显高于黔江区的采购价。于是,黔江区卫生局对两次药品的采购品规和中标价进行了对比统计分析:两次采购中,品规、生产厂家完全相同的药品共有186种,均为常用药品。对比这186种药品的采购价发现:市级采购价高于黔江区采购价的药品有169种,其中市级采购价高出50%以内的有43个品种,高出0.5至1倍的有32个药品,高出1至2倍的有59个品种,高出2至20倍的有35个品种。这169种药品市级采购价平均高出黔江区药品采购价的77%。


  长期以来,由于财政补贴不足,特别是“医药不分家”的陈旧医疗体制弊端,使医院大部分的收入都来自“卖药”。重庆市某医院副院长认为,目前这种状况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严重滞后所造成的,医院也有自己的难处。


  他说,目前医院已“断奶”,国家除了拨钱给退休职工外,在职职工的收入和医院的基础设施、设备投入,全靠医院自己找。医院到哪里找?只有向市场找。因此在进药时,医院当然会更多地选择那些利润空间大的药品。


  据了解,实行集中招标以后,医院的采购权没有了,而且利润的大部分要上缴,对此医院颇有微词。某县人民医院院长称,招标初衷良好,结果适得其反。她说:不参加吧,领导不满意,老百姓也不满意。参加吧,也就是“辛辛苦苦抬高药价”。况且患者一有什么事,不找厂家,不找其他人,首先找的就是医院。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告诉记者,医生收红包虽然已是公开的秘密,但医生也有医生的难处,他是一家三甲医院的专家级医生,但工资补贴加在一块不到2000元,况且医生拿的只是小头。至于谁拿了大头,他只是笑而不语。


  把药品放进交易所交易


  按常理,市级基本药物集中采购的体量、规模是区级采购的几十倍,采购价格理应低于区级采购。为何体量、规模都比市级采购小得多的黔江区,其药品集中采购的中标价要低这么多?其实,在药品招标过程中,少数价格高、生产厂家少(有些甚至是独家生产)的特殊药品,比如原研药品和首仿药品,往往被保护起来,列入一个没有竞争的特殊体系中。与之相反,临床中应用最多、价格低廉的普通药品,由于生产厂家众多,企业之间被迫在招标中进行低价恶性竞争。


  由于医院和医生都喜欢使用价高的药品(这类药品利润大),最终,绝大部分普通药品在招标中“死掉”了,进不了医院。根据调查分析,在2000年药品招标推出之前,价低的普通药品在医院的使用量达到了90%左右。而随着药品招标的推行,普通药品的用量逐年减少。现在,原先在药品品种中仅占10%的高价特殊药品,已经取代了普通药品的这种地位。许多普通药品被医院“打入了冷宫”。


  “近年来,很多人都把老百姓看病贵归咎于药价虚高。而药价虚高的真正原因就在于此。”此间业内人士指出,招标几乎把低价药品拒之医院门外,医生都给病人用价高的药品,看病费用怎么能降下来?


  现在,重庆建立药品交易所,终于让人看到了废除药品招标制度的希望。在医改历经多年仍见效不明显的背景之下,这个举措堪称首创,它找准了药品流通环节的关键问题。“它实际上是要改革药品流通体制,向‘药价越招越高’的现行药品招标制度开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被誉为“中国民间医改第一人”的刘群这样说道。


  据介绍,药品交易所将以电子交易的方式,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交易服务。


  投入运行后,交易所将逐步从非基本药物开始交易,再把基本药物纳入交易范围,最终建成包括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以及其他医药相关产品的综合交易平台。


  药品交易所通过发布药品交易品种价格指数,引导形成药品价格,并建立信息公开机制,对交易主体、交易过程和交易结果等信息全部公开,真正实现“阳光交易”。同时,建立结算中心,实行银行托管、限时结算,这有助于解决拖欠货款问题,也可以防止结算环节发生商业贿赂。


  “把药品放进交易所交易,可以说是全球首创的药品流通模式。”重庆药品交易所筹建组副组长、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刘文耀介绍说,当前,国际上流行四种药品流通模式,即医药企业联盟向医院供货、医院联盟向医药企业购货、独立第三方招标采购以及政府主导的集中招标采购,而在交易所里交易药品,还闻所未闻。


  来源:《工人日报》2010年06月22日04版/记者 李国 实习生 周纨咿